2025年6月16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研究团队在《Communications Materials》发表研究,展示了一种可3D打印的自修复多感官电子皮肤(e-skin)。材料受木蛙皮肤低共熔溶剂(DES)...
2025年6月14日,芬兰低碳3D打印建筑解决方案提供商Hyperion Robotics宣布,已与英国公用事业巨头国家电网(National Grid)达成合作,测试3D打印混凝土在变电站基础中的创新应用。此次合作为...
2025年6月14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更快、更精确的血管系统建模和打印方法,解决了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制造可移植器官的关键挑战。他们的方法以题为“Rapid model-guided design oforgan-s...
2025年6月13日,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与建筑结构研究所最近使用3D打印粘土技术,打造了一座昆虫旅馆,成功将参数化设计与可持续材料工艺相结合。这座高2米的生态建筑不仅为本土昆虫提供了栖息天堂,更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生态建...
婴幼儿血管瘤(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血管肿瘤,头部、面部等关键部位的病灶易引发溃疡、瘢痕及功能障碍,需早期干预。目前临床常用的局部噻吗洛尔(TIM)治疗存在透皮效率低(仅 10-20% 药物穿透皮肤)、用药频率高(每日 3...
人工智能正在彻底改变许多工业领域,增材制造也不例外。在3D打印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流程自动化、优化参数、预测故障并提升最终部件的质量。从设计到后处理,包括切片、实时控制和维护,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广泛和精准。这项技术不...
2025年6月11日,美国创新公司Alt-Bionics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开发出成本更低廉的3D打印肌电仿生假假肢Genesis Hand。这款旗舰产品以高性能、经济实惠和模块化设计为特点,借助先进的3D打印技术,正在推动...
目前,超高填料含量的复合材料在结构材料、电气绝缘、热管理和能源存储设备等领域展现出独特性能,但制造超高填料含量的3D复合材料极具挑战性。虽然已有研究通过调节颗粒表面电荷、聚合物立体稳定性和控制剪切稀薄流变特性等策略来解决高填...
类器官是一种能够复现特定器官独特结构与固有功能的三维(3D)细胞培养模型。然而,现有类器官技术存在关键缺陷——缺乏复杂血管网络,导致氧气及必需营养物质的输送受限。结合其固有的尺寸限制与代谢物累积问题,类器官难以模拟真实器官的天...
骨组织工程中,骨诱导性支架的关键结构因素和参数尚未明确,孔隙结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导致其与骨诱导性的关系模糊,缺乏支架结构设计的指导方针和数据支持,制约了高性能骨再生材料的发展。来自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朱向东研究员团队利用DL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