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速哇3D摄影拟赴美IPO:募资3000万美元,押注3D人像打印新赛道
2025年10月1日,厦门速相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公司Sharewow Limited(以下简称速哇3D摄影)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拟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 SUWA,并计划筹资规模最高约 3,000 万美元。这一举措在 3D 打印 / 成像行业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一家相对垂直、以“3D 人像/手办”业务为切入点的新型企业,试图通过资本市场放大其行业布局和科技落地能力。
业务模式与核心能力:软硬一体,链接零售端
速哇成立于 2016 年,母公司为厦门速相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的 3D 人像摄影服务提供商。其业务并非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采集扫描再售卖,而是为拥有线下门店、体验馆、照相馆等渠道的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3D 人像摄影能力,包括:
3D 摄影亭 / 扫描展台硬件设备
配套的软件系统与 AI 模型重建算法
彩色 3D 打印输出(如微缩人像、手办、微型风景等)
门店布局支持、SaaS 管理系统与运营服务

换言之,速哇在业内更像是“技术与设备 + 渠道赋能”的平台型服务商。其客户以商业客户端为主,通过 B2B 模式放大其 3D 成像能力。 从技术角度看,速哇宣称已自主研发其核心软硬件能力:涵盖 3D 摄影展台、人体重建算法、色彩管理、AI 修复算法,以及门店管理 SaaS 等系统。在中国市场,据其披露,在 2023 年按收入计其占据“3D 肖像/ 手办摄像市场”的约 34% 市场份额。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其在中国大陆已有覆盖 20
个省份,同时其客户也分布于澳大利亚、沙特、韩国等 9 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公司在国际化拓展方面已有初步布局。不过,需注意的是,公司在截至2024
年的 12 个月内,其营收规模约为 200
万美元。虽为规模尚小的业务量级,但对于以互联网/科技模式驱动、具备高成长预期的公司而言,这或许正是“看未来”的资本标的。
IPO 关键条款与资本诉求
在此次 IPO 申请中,速哇拟募集资金上限约 3,000 万美元。承销商方面,Kingswood Capital Markets 被披露为此次此次交易的独家(sole)账簿管理人。目前,其尚未公开 IPO 定价区间与发行股份数量等具体细节。
据 IPO 信息披露平台估算,其可能发行约 3.75 万股(仅为
placeholder 数据),预计募资规模或有不同区间版本(如披露为 2,500 万美元至 3,000
万美元)。在业内窥探来看,这一募资规模在纳斯达克“中小型创新型公司”中属合理区间,但也正好贴近纳斯达克近期对中概公司募资规模设定的底线要求(有媒体指出纳斯达克在
2025 年 9 月宣布,中国公司若要上市,最低募资额不得低于 2,500 万美元)。从公司披露与第三方资料来看,速哇目前约有 90
名员工。高管层方面,其 CEO 为 Kuang Libin(匡立彬),CFO / 会计主管为 Huang
Shuxun(黄树勋),并设有若干独立董事候选人。

机遇与挑战并存:3D 打印/成像行业视角的关键观察
速哇此次 IPO 的意义至少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 为“3D 人像 / 手办体验经济”导入资本能量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与体验经济兴起,“拍照”与“影像”赛道不断被延伸:从 2D 相片到 AR 头像、数字人、手办纪念品等。而 3D
人像打印正处于从概念中走向规模化的探索阶段。速哇选择在这个阶段通过 IPO 融资发力,无疑体现出资本市场对这一新业态的好奇与期待。
2. “软硬一体 + 渠道赋能”路径具备可复制性
速哇所采用的模式,即与门店 /
店铺渠道(如相馆、影像店、商业体验馆)合作,赋予其 3D
拍摄与打印能力,是一种可扩展性较强的模式。从产业链视角,它不仅依赖硬件与打印技术,更倚重软件、算法与运营支撑能力。若其算法和软实力够强,将可能在后续对接更多体验类场景。
3. 盈利模式与营收端结构仍待验证
目前速哇的营收仍偏弱(约 200
万美元),且公司尚未完全披露设备销售占比、服务收入占比、毛利率情况等关键指标。从 3D 打印 / 成像产业看,高端彩色3D
打印的材料与设备成本一直是利润压制因素;此外,渠道维护、设备折旧、售后服务等也可能带来不小负担。
4. 面临政策与监管的不确定性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近年来面临越来越多制度、合规与监管挑战。尤其在政经环境趋紧、审查趋严的大背景下,速哇若要成功上市并保持可持续经营,需要格外关注信息披露、合规风险、资金使用规划等问题。此外,其在纳斯达克上市是否能持续满足最低募资、财报质量等门槛,也是潜在变数。
5. 国际化虽有布局但尚浅
速哇在其申请文件中披露其客户已分布九个国家 / 地区,具备初步国际客户基础。
但从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来看,这仅是起步。其如何在文化、物流、服务标准等方面跨境落地,将是其未来能否真正“赋能全球 3D 成像体验馆”的考验。
总结
厦门速哇(Sharewow)此次提交 IPO 申请,在 3D 打印 /
成像与影像体验领域具有较高的示范意义。它代表了一种尝试:将“3D 人像 /
手办打印”这一虽小众但潜力巨大的体验经济领域,带入资本化、标准化与规模化的可能。其未来几项关键节点值得重点关注:
IPO 定价与最终募资结果:到底是能达成高估值,还是被市场谨慎定价;
营收 / 利润结构披露:设备vs 服务比重;未来毛利率预期;
上市后资金用途 / 战略布局:是否会用于研发、渠道扩张、国际市场开拓等;
在全球 3D 成像 / 打印生态中的定位与协同:是否有机会与其他 3D 打印企业、材料商、软件商形成协作或融合。
总之,速哇借赴美上市之名,迈出向更高维度扩展的步伐;但这条路并不平坦,其能否成为3D 打印 / 成像产业里的标杆公司,还需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