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铁路集成3D Spark碳报告工具,实现3D打印排放实时监控与可持续制造升级
2025年9月23日,德国铁路运营商德国铁路( DB)近日宣布,已正式批准并集成3D Spark的CO₂报告工具,用于备件的增材制造生产流程。在完成工具准确性验证后,德国铁路已将这项技术全面纳入3D打印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了碳排放监测与管理能力。

随着全球制造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强,企业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测量与披露要求。欧洲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及排放交易体系(ETS)等新规不断强化工业碳排放监管。
在美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了新的气候信息披露规则,加州也推出了气候问责方案。除了这些国家层面的努力之外,包括《温室气体议定书》和“基于科学的碳目标”倡议在内的全球标准也为一致、透明的报告设定了标准。
德国铁路公司增材制造主管Arvid Eirich表示:“德国铁路公司实施3D
Spark的二氧化碳排放平台,通过提升我们简化可持续发展决策的能力,带来了显著的效益。该工具能够基于高质量的估算,提供可靠、实时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这支持了我们在优化效率的同时减少环境影响的承诺。”

自动化3D打印制造碳数据
为了跟上步伐,德国铁路确定了三个优先事项:自动对每个3D打印部件进行碳评估,确保排放数据可以指导制造技术的选择,并简化报告,以便合规要求不会减慢决策速度。
事实证明,用传统方法实现这些目标非常困难。Sphera GaBi、Ecoinvent或SimaPro等生命周期评估 (LCA)
工具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但它们需要大约8小时的专家投入,并且需要
3-5天才能产生结果。这些工具价格昂贵,需要专门的培训,并且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增材制造,因此不适合日常生产需求。

3D
Spark表示,通过使用自动化制造可行性与技术分析平台,当团队上传CAD文件、PDF或元数据时,系统会同时评估可制造性、成本、交付周期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量将按材料、构建过程和后处理步骤进行细分。与传统工具不同,计算过程自动化且实时交付,精度可达±10%。
对于德国铁路而言,这意味着过去需要数天才能生成的碳数据现在可以即时获取,并直接集成到现有工作流程中。通过消除对外部软件和顾问的需求,公司降低了成本,同时使工程师能够在不中断生产计划的情况下权衡环境影响以及技术可行性和成本。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请谨慎对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